【定金与订金哪个可以退】在日常生活中,尤其是在购房、购车、签订合同等场景中,常常会遇到“定金”和“订金”这两个词。很多人对它们的法律含义和退款规则不太清楚,容易产生误解。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,总结“定金”与“订金”的区别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两者的退款规则。
一、定金与订金的基本定义
1. 定金:
定金是指合同一方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,在合同订立时或履行前向对方支付一定金额的金钱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的规定,定金具有担保性质,是合同履行的一种保证方式。
2. 订金:
订金通常是指买方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预先支付的部分款项,但其法律性质并不明确,一般不具有担保作用。订金更多是一种预付款,双方可以协商是否退还。
二、定金与订金的主要区别
| 项目 | 定金 | 订金 |
| 法律性质 | 具有担保性质 | 一般为预付款,无担保性质 |
| 是否可退 | 依据合同约定及违约情况决定 | 通常可退,视双方协商而定 |
| 违约后果 | 若支付方违约,无权要求返还;若接受方违约,应双倍返还 | 一般情况下可退还,除非另有约定 |
| 法律依据 | 《民法典》第五百八十七条 | 无明确法律规定 |
三、定金与订金的退款规则
(1)定金的退款规则:
- 若支付方违约:定金不予退还。
- 若接受方违约:应双倍返还定金。
- 若双方均无过错: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退还部分或全部定金。
(2)订金的退款规则:
- 一般情况下:订金属于预付款,若交易未达成,通常可以退还。
- 若已用于采购或服务:可能需要扣除相应费用后退还剩余部分。
- 若合同中有特别约定:以合同条款为准。
四、总结
在实际操作中,定金和订金虽然都涉及预付款项,但它们的法律效力和退款规则截然不同。定金具有较强的约束力,违约可能导致无法退还;而订金则更偏向于预付款,通常更容易退回。
因此,在签订合同或支付款项前,务必明确所支付的是“定金”还是“订金”,并仔细阅读相关条款,避免因理解错误而造成经济损失。
建议: 在涉及大额交易时,建议使用“定金”并明确其法律效力,以保障自身权益。如需退款,最好事先与对方达成书面协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