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定金和订金哪个能退哪个不能退】在日常生活中,尤其是在购房、购车、租房或购买大件商品时,常常会遇到“定金”和“订金”这两个词。很多人对它们的法律含义和退款规则不太清楚,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那么,“定金”和“订金”到底有什么区别?哪个能退,哪个不能退?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。
一、概念区分
| 名称 | 定义 | 法律性质 | 是否具有担保作用 |
| 定金 | 是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而预先支付的一定金额,具有担保性质。 | 合同担保条款 | 是 |
| 订金 | 一般指买方为表示购买意愿而支付的预付款,不具有担保性质。 | 预付款性质 | 否 |
二、是否可以退还
1. 定金能否退还?
- 如果买方违约:定金通常不予退还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五百八十七条的规定,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,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,无权请求返还定金。
- 如果卖方违约:买方有权要求双倍返还定金。即卖方应返还两倍的定金金额。
> 总结:定金具有惩罚性,一方违约则可能失去定金,但若对方违约,可获得双倍返还。
2. 订金能否退还?
- 订金本质上是预付款,不具有担保功能,因此在合同未履行的情况下,通常可以退还。
- 但如果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并开始履行部分义务,或者订金已被用于特定用途(如订房、订车等),则可能需要协商处理。
> 总结:订金一般可以退还,但具体要看合同约定和实际履行情况。
三、常见误区
- 误将订金当作定金:很多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并未明确区分两者,导致后期维权困难。
- 忽视合同条款:无论是定金还是订金,都应在合同中明确写明其性质和相关责任,避免产生歧义。
四、建议做法
1. 明确合同在签订任何合同前,务必确认“定金”或“订金”的法律含义及退款规则。
2. 保留书面证据:无论是转账记录还是收据,都要妥善保存,以备日后维权。
3. 咨询专业人士:涉及大额交易时,建议咨询律师或专业法律顾问,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。
五、总结表格
| 项目 | 定金 | 订金 |
| 性质 | 具有担保性质 | 属于预付款性质 |
| 是否可退 | 一般不可退(违约则不退) | 通常可退(视合同约定而定) |
| 违约后果 | 付定金方违约则无权要回 | 付订金方违约,通常可要回 |
| 双倍返还 | 卖方违约可双倍返还 | 不适用 |
| 法律依据 | 《民法典》第五百八十七条 | 无明确规定,按合同约定执行 |
总之,在日常消费中,了解“定金”与“订金”的区别非常重要。合理使用这两种款项,既能保护自己的利益,也能避免因误解而造成的损失。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清晰地认识这两个概念,做出更加明智的消费决策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