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无处遁形的词语解释】“无处遁形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某种事物或行为在公开场合下无法隐藏、无所遁逃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“藏无可藏”的意思,强调了事情真相或问题本质被彻底暴露,无法再掩饰。
一、词语解释总结
词语 | 无处遁形 |
拼音 | wú chù dùn xíng |
词性 | 动词性成语 |
含义 | 没有地方可以隐藏,形容事情或人无法掩盖真相或逃避责任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其势足以使敌,而不能使其不战,是无处遁形也。” |
用法 | 常用于描写揭露真相、暴露问题、无法隐瞒等语境 |
近义词 | 原形毕露、无所遁逃、无处藏身 |
反义词 | 隐姓埋名、藏头露尾、隐匿行踪 |
二、词语解析
“无处遁形”由四个字组成:
- 无处:没有地方。
- 遁:逃跑、躲藏。
- 形:身体、形体,引申为真相、面貌。
合起来,“无处遁形”意指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或行为,通常带有负面色彩,暗示某种错误行为或问题被揭穿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新闻报道 | “腐败分子最终被查出,真是无处遁形。” |
文学作品 | “他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,却终究无处遁形。” |
日常口语 | “你这事儿瞒不住了,早晚会无处遁形。” |
四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1. 适用对象:多用于人或行为,不宜用于抽象概念。
2. 语气色彩:偏贬义,表示被揭露、被发现,带有批评意味。
3. 搭配建议:常与“真相”“问题”“行为”等词搭配使用。
五、结语
“无处遁形”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讽刺意味的成语,适用于各种需要表达“真相大白”或“无法隐藏”的语境。理解其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