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修本草又称什么】《新修本草》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学著作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医学意义。它不仅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,而且对后世的药物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部著作的名称、作者、成书背景及内容特点,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
《新修本草》是唐代时期由官方组织编纂的一部综合性药学典籍。其正式名称为《唐本草》,又称为《新修本草》或《唐·新修本草》。该书是在《本草经集注》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补充而成,收录了大量药物信息,并首次对药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描述。
由于其权威性和系统性,《新修本草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之一,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。书中不仅记录了药物的来源、形态、功效,还包含了药物的配伍禁忌等内容,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正式名称 | 《唐本草》 |
别名 | 《新修本草》、《唐·新修本草》 |
成书朝代 | 唐代(公元7世纪) |
编纂机构 | 唐代政府组织编纂 |
作者 | 无明确个人署名,由朝廷命官集体完成 |
背景 | 在《本草经集注》基础上修订,吸收了前人经验并加入新发现药物 |
内容特点 | 系统分类药物,记载药物来源、形态、功效、使用方法等 |
历史地位 | 中国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,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之一 |
影响 | 对后世中医药发展有深远影响,成为历代医家学习的重要参考文献 |
三、结语
《新修本草》作为中国古代药学的重要成果,不仅体现了当时医学发展的高度,也展现了国家对医药事业的重视。虽然其内容在现代已有所更新,但其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依然不可忽视。通过了解它的别名、背景及内容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医学的演变与发展。